“源網荷儲一體化"作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重要抓手,旨在通過能源生產、傳輸、消費與儲能的協同優化,實現能源效率提升與低碳轉型。河南與山東作為我國能源消費大省,在推進“源網荷儲一體化"過程中面臨差異化挑戰:河南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高(2023年風光裝機超40%),但存在電網調峰壓力;山東作為工業大省,工業用電占比超70%,需破解負荷波動性與綠電消納難題。安科瑞微電網智慧能源管理平臺EMS3.0憑借其“數據驅動+智能調控"能力,為兩省實現“源-網-荷-儲"動態平衡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。
一、豫魯兩省源網荷儲一體化建設差異化路徑
1.1 山東:市場化調度驅動
機制:山東電力現貨市場已正式運行,新能源需以全電量或固定比例參與交易,面臨實時電價波動。
儲能:鼓勵企業按需配置儲能,但高比例新能源接入需靈活性資源(如虛擬電廠聚合儲能參與現貨市場)。
煤電轉型:推動煤電靈活性改造,強化調節能力以應對新能源間歇性。
1.2 河南:微網自治導向
目標:側重新能源自發自用,如增量配電網、農村項目通過智能微網自主調峰。
儲能要求:部分項目強制配儲(如農村項目需50%裝機功率的儲能),強調本地消納。
治理結合:微網政策與基層“微網格"治理融合,推動分布式能源本地化利用。
二、 智慧能源管理平臺的技術適配邏輯
智慧能源管理平臺是一種集成了現代信息技術(如物聯網IoT、大數據、云計算和人工智能AI)的系統,用于監測、控制和優化能源使用,以提高效率并減少浪費。
2.1 適配山東市場化調度
交易集成:支持綠電交易、現貨市場報價,通過峰谷套利模型優化儲能充放電策略。
動態需量控制:降低變壓器擴容成本,響應電價波動。
虛擬電廠聚合:協調分布式資源參與電網調度,充分發揮微電網靈活資源的調節能力,實現微電網整體收益最*化,滿足現貨市場技術要求。
2.2 適配河南微網自治
微網策略:實現防逆流控制、離網運行,適配“自發自用+余電上網"模式。
儲能優化:通過算法強制配置儲能(如農村項目50%配置),提升本地消納率。
基層治理:與“微網格"結合,監控分布式光伏、儲能狀態,支持社區級能源自治。
三、 智慧能源管理平臺的主要功能
3.1 平臺架構
3.2 系統總覽
“源網荷儲"等全量運行數據,存儲展示、狀態檢測、運行告警;直觀展示微電網系統電量、碳排、成本、設備運行等各類數據;實時呈現微電網電力數據流向和設備安全情況。
上一篇:沒有了